Wang Wen-Sheng,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

「宗教的哲學」或「哲學的宗教」
從漢娜鄂蘭對圖像與隱喻語言的反省來比較中西哲學

漢娜鄂蘭重新思考思維到底是什麼。他批評西方傳統形上學的兩個世界觀,她主張現象與存有是同一的,她強調思維不僅想要思想世界,也想要表現在世界上;它的表現方式是語言。語言是思維的自我表現;思維者不僅是「為世界」,更是「屬於此世界」。思維有不同的自我表現方式,這也造成了不同的語言形式。中國人的思維具體化在字詞大多是圖像形式的語言裡。西方人的思維以隱喻的形式來表現,其作用應不在聯繫可見的經驗世界與不可見的超越世界,而在從經驗世界出發,且藉著我們的「共通感」在此世界內構造其實在性。西方人的思維仍是抽象的與思辨的,但應該與實在性關連。透過鄂蘭對這不同語言的反省我們來比較中西哲學。其中包含鄂蘭對於西方思維與哲學的理念,以及她對於中國哲學的理解。我們願意稱前者的西方哲學為「哲學的宗教」,稱後者的中國哲學為「宗教的哲學」,並將進一步對之解釋。

page 1/1